在西化的過程中,日本人無可避免地,非得「定義」自己不可,所以許多啟蒙知識人才會拚命地想要替日本人畫出「自畫像」。
日本人善於閱讀「空間的氣氛」(空氣)。日本人進入某個「場所」(空間/組織)後,首先探尋的一定是這個特定「場所」的「空氣」。不懂得閱讀空氣的人被稱作「KY」,這種人很難在日本人的組織中生存,容易被集體霸凌。所以為了自保,非得無止盡地閱讀「場所」的「空氣」不可。
作家山本七平甚至認為「空氣」就是沒經典、無教義的「日本教」的基本教義。
權力中樞「無責任」結構的終極表現。
在「不那樣做不行」或「所有的人都會那樣做」的時代「空氣」的驅策下,下級組織的「自行運轉」,上級往往只能追認卻無從制止。
這是「村」社會的特徵。責任共同,無法分割。村只有一個,別人進不來,自己也出不去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